新聞資訊
——
教你正確認識什么是事業單位人事代理制
對于有些想考入事業單位或剛進入事業單位的小伙伴們,常常比較關心的問題是入職后自己是什么身份,是正式編制還是編外人員,主要懷疑的原因是單位人事部門告訴你需要簽訂合同或者我們單位是人事代理制等等,為什么引起你的擔憂和懷疑呢,主要原因:一是單位人事部門對人事管理用語不規范或不標準,二是你自己不了解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機制,不明白什么是編制、合同制、人事代理制這些行業術語的內涵意思。為此你會有很多疑問,到處去問問,得到的答案也五花八門,導致自己一頭霧水,繼續迷茫。下面教大家如何正確理解這些行業術語,為了能夠讓大家充分理解,通過簡潔易理解的語言解釋,避免晦澀難懂的行業用語。
一、事業單位職工身份分類
事業單位職工的身份一般分三類,主要是也事業編制職工為主(一般稱為正式職工),其他包括勞動合同制和勞務派遣制職工。
(1)事業編職工
每個事業單位都有其經相關部門審批的編制數額總量,有多少編制數額,就可以招用多少事業編身份的職工,該類職工具有事業編制身份,在單位事業編人員花名冊中,在當地相關部門人事管理部門都有備案的,這類人員與事業單位簽訂的是《人事聘用合同》,通常我們稱之為人事關系,其管理上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勞動合同制
一個事業單位如果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需要招聘人員補充的,但其事業編制數額都已占滿,沒有空余編制名額的,招入的人員只能與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就是勞動合同制,通常稱為勞動關系,這類人員沒有事業編身份,具體管理在法律層面按照《勞動合同法》管理。
(3)勞務派遣制
事業單位在臨時或輔助性崗位缺人的情況,會通過社會上的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由勞務派遣公司招聘來所需人員,派往事業單位。這類人員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隸屬于派遣公司,其工資和社保等由派遣公司發放和繳納,與事業單位只存在用工關系而存在用人關系,通常稱為勞務派遣關系。用工期滿或事業單位不需要時,事業單位可以退回派遣公司。
二、人事代理制
人事代理制并不是用工方式,而是事業單位為減輕自身人事部門管理工作的負擔,將人事管理工作委托社會上的第三方人事代理機構代為管理。事業單位實施人事管理代理的,并不不改變單位與工作人員的人事、勞動、用工關系屬性。為此,事業單位實施人事代理制的,對職工誒呦任何影響,小伙伴不用擔憂。
【免責聲明: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時間刪除內容!】
信息發布:事業單位法律人
信息來源:今日頭條
來源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6813604929337295363/?channel=&source=search_tab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資請注意風險,并謹慎決策
Copyright ? 成都長興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蜀ICP備2021027963號-1|技術支持:萬商云集|企業資質